“喜洋洋”“乐融融”亮相粤港澳,中华白海豚游进十五运会!

产品详情:
头顶三色水花,身姿灵动可爱,这对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的吉祥物,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街头巷尾最受欢迎的“明星”。
在2025年11月9日至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作为赛会的重要标识,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雕塑与文创产品不仅承载着赛会的理念与精神,更成为连接三地情感的文化使者。
01 设计灵感:中华白海豚的文化密码
走进广州美术学院刘平云教授的办公室,一面约10米长的墙壁上铺满了A4纸大小的设计草图,记录着吉祥物从构思到定稿的完整历程。 作为北京冬奥会“冰墩墩”的设计总执行,刘平云这次带领团队选择了 “中华白海豚” 作为吉祥物原型。
设计团队最初提出了三个候选形象:代表广东的华南虎、代表香港的白海豚和代表澳门的黑脸琵鹭。经过深入讨论,团队最终决定集中在一个形象上,以强化视觉焦点。
中华白海豚因其多重象征意义脱颖而出:其名含“中华”,寓意不忘故土、深爱家园;它们对生存环境要求高,近年来频繁出现在港珠澳大桥附近海域,彰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作为群居动物,白海豚成群游弋的特性契合了各地运动员共同参与体育盛事的精神。
02 细节诠释:小水花大文章
仔细观察“喜洋洋”和“乐融融”,会发现许多精心设计的细节。两只白海豚一白一粉,粉色来源于白海豚运动时因血管充血皮肤变粉的自然现象,暗合运动员在赛场拼搏时热血沸腾的状态。
它们头顶的三色小水花,代表了粤港澳三地的不同颜色——广州的木棉红、香港紫荆花的紫和澳门莲花的绿,与吉祥物胸口的会徽色彩相呼应。这个被网友们爱称为“可爱到发芽”的设计,选用透明亚克力材质制作,增强了视觉吸引力。
在体型设计上,“喜洋洋”略大嘴巴稍尖,“乐融融”则较小嘴巴更钝。这种微妙差异既避免了赋予吉祥物具体性别,又为展示双人体育项目提供了更多元的表现可能。
03 雕塑展示:湾区城市新景观
目前,多个“喜洋洋”和“乐融融”雕塑已亮相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在香港,高约2.2米的玻璃纤维制吉祥物被放置在金钟添马公园近政府总部,而一对约1.6米高的毛绒制吉祥物则陈列于湾仔入境事务大楼1楼。
同时,另一对高约1.6米的毛绒制吉祥物也已放置在尖沙咀钟楼附近,参与当地的新春国际之夜。这些雕塑成为市民拍照打卡的热点,拉近了大型体育赛事与公众的距离。
“我们还设计了20多类‘喜洋洋’‘乐融融’文创产品,涵盖毛绒公仔、PVC摆件、潮玩盲盒等品类,目前已成为市场热销产品。”刘平云介绍,团队正尝试开发以“喜洋洋”为主题的游戏产品,计划在十五运会开幕前上线,旨在通过游戏传播吉祥物的文化价值。
04 三地同心:吉祥物背后的湾区情谊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同样寓意深远,其形态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代表广东木棉红、香港紫荆紫、澳门莲花绿的三色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寓意粤港澳大湾区同心同德,全民欢庆。
刘平云特别指出:“3朵同心的花瓣,代表三地同心同德,全民欢庆;绽放,则是一个‘嘉年华’的表达。也就是说这一次运动会,除了是我们运动员的一种激情绽放,更多的是我们全民参与的一个嘉年华。”
这种设计理念与吉祥物的创作思路一脉相承。无论是会徽的三色花瓣还是吉祥物头顶的三色水花,都强调粤港澳三地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的美好愿景。
如今,走在香港添马公园、湾仔入境事务大楼或广州街头,随处可见市民与“喜洋洋”“乐融融”雕塑合影。玻璃纤维制成的2.2米高雕塑与毛绒制成的1.6米高造型,已成为城市新地标。
设计团队正尝试开发“喜洋洋”主题游戏产品,计划在十五运会开幕前上线。 从“冰墩墩”到“喜洋洋”“乐融融”,这些可爱的形象已超越体育符号本身,成为连接人与人、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文化纽带。#十五运会# #残特奥会# #2025粤港澳全运会# #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 #喜洋洋乐融融# #玻璃钢卡通雕塑# #玻璃钢卡通雕塑厂家# #玻璃钢雕塑厂家定制# #玻璃钢景观雕塑定制工厂# #玻璃钢雕塑厂家#
- 上一篇: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玻璃钢吉祥物雕塑
- 下一篇: 玻璃钢艺术花箱 “绽放” 匠心,为粤港澳十五全运会添彩




